information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查看详情

2021年嘉兴实施“双百双千”氢能产业提升计划

发布时间:2020-12-30 14:40:22 
一、提高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发展新体系  
(二)加快企业培育,提升产业活力。一是打造产业“数字链”。全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电子新材料、等数字经济领域项目投资,中晶年产480万片300mm大硅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开始厂房送电,预计年底可产出第一根晶棒。推动企业深度上云,新凤鸣集团入选全国首批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启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伙伴计划,建立由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及服务商、金融机构构成的第一批倡议伙伴团队,联合发布嘉兴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倡议书。开展第二批市级工业技术软件化示范企业评审,认定示范企业25家。二是打造企业“培育链”。系统开展企业大中小梯度培育,把“雄鹰”“领军”企业培育重点列进年度计划,积极开展大企业定向帮扶解困活动,共排摸17个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诉求和事项,均已解决或上报。积极开展“隐形冠军”“瞪羚企业”申报工作,已向省推荐“隐形冠军”企业16家、培育企业31家。  
二、数字经济2021年工作思路  
(二)深化招大引强行动,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一是加快重大项目招引建设。聚焦五大新兴产业,加大招大引强工作力度,力争2020年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60个,工业用地出让15000亩,新增工业用地内资项目备案投资额750亿元。大力推进高能级产业园主导产业集聚,力争2021年引进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到70%以上。二是深化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推动嘉兴与长三角区域企业的产业链分工合作,积极引入“补链”“延链”企业落户嘉兴。鼓励本地企业利用上海科技、人才优势,建立异地研发中心。大力拓展线上市场,推进百网万品和春雷计划,与阿里巴巴、网易严选等电商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培育C2M超级工厂,助力企业一站式入驻平台,为我市中小制造业企业产品曝光造势,推动制造企业借助平台影响做大做强,提升“嘉兴制造”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开展优化升级行动,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一是推动制造方式转变。推进智能化改造,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一个目标+一套政策+一个平台+一批工程服务商+一场会+一记组合拳”的“六个一”行动,实施10家智能工厂、100家数字车间、1000项智能化改造项目的“十百千”方案,筹建一个市级智能制造优秀服务商集聚区,优化提升嘉兴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深化“退低进高”行动。通过“改造提升一批、回收流转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提升入园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等途径,以“清单化、节点化、市场化、法治化”为手段,全面打好“退低进高”攻坚战。三是加大小微企业园建设。按照“智慧、创新、特色”为目标,加快小微企业园与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特色小镇融合发展,通过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部门集谋,着力创建和培育一批“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示范点。  
(一)整合创新资源,打好“创新嘉兴”大会战。一是谋划制定“创新嘉兴”大会战工作实施方案。根据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从今年1月开始谋划研究大会战的实施方案,聚焦数字经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五大领域,深入实施“双百双千”,着力打造长三角高能级科创平台、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创新人才、高科技企业和最优创新生态五大高地,方案梳理了涉及全市二十个责任部门的50项重点任务清单,以及36个重点项目,实施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推进。二是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工作机制。以考核指挥棒为牵引,坚持全市“一盘棋”格局,强化市县联动机制,将部分重点任务细化分解到县(市、区);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创新嘉兴”大会战工作专班,各部门统一目标,通力合作,责任到人。三是充分整合创新资源要素。通过统筹项目、人才、经费、平台和政策等创新资源要素,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系统推进重点产业领域的补链、强链、扩链,充分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三) 聚焦高质量,打造创新发展精彩板块。一是首次举办“科技·人才月”活动。5月12日,嘉兴市委、市政府召开“创新嘉兴”大会战推进会暨“科技•人才月”启动仪式,正式拉开活动序幕。二是探索建设创新企业研究院。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探索建设创新企业研究院,制定出台《高水平建设创新企业研究院的实施意见》,支持浙江桐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建设具有法人资格或实行独立核算,高层次、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召集相关部门商议针对创新企业研究院的“一企一策”政策,赴各地的创新企业研究院进行走访调研和指导服务;组织申报省新型研发机构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0家。三是不断提升平台载体能级。制定出台创新载体、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绩效评价办法,并组织开展年度绩效考评工作,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通过加强考评结果的应用,实施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引导各类创新载体高质量发展。四是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产业能级。建立全市进口替代应急攻关专项清单,共梳理上报新材料、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的43家企业进口替代应急攻关项目68项。五是实施科技企业新一轮倍增计划。不断完善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机制,夯实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扩增基础。  
(一)围绕提质增量抓创新。一是大力推进“双倍增”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培育机制,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对符合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条件的,纳入全市培育库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提升科技型企业数量占比。二是加快建设创新企业研究院。应用创新企业研究院建设运行年度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创建企业研究院的高质量发展,支持创新企业研究院开展企业行业“卡脖子”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引领整个产业发展。三是全面提升规上企业研发能力。支持企业建立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推动省新型研发机构、省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载体建设。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率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有新提升。  
(三)围绕资源集聚抓创新。一是打造全球科创路演品牌。指导和推动《关于加强全球科创路演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重点支持“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等路演平台建设,进一步集聚全球科创资源,不断提升品牌力和影响力。二是打造“创新嘉兴”科创引才品牌。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和“创新嘉兴·优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家领军人才项目、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项目,力争省引才计划、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海外工程师入选项目等实现新突破。三是打造域外孵化品牌。布局和设立一批域外孵化器,同时在英国、德国等地不断提质升级现有域外孵化器,扩容承载能力,提升带土移植的成效;加快形成以人才为核心,“研发在域外,转化在嘉兴”的创新发展模式。  
(五)围绕生态优化抓创新。一是做好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制订出台嘉兴市科技创新“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下阶段全市科技创新的总体方向和发展目标,确定“十四五”末要实现的主要科技创新指标,以及相应的工作举措和重点任务。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精神,完善科技考核绩效评价机制;深化科研放权赋能改革,对科研项目实行审计、监督、检查结果互认,一个项目周期实行“最多查一次”。进一步复制推广外国人业务“单一窗口”试点经验。三是强化“科技大脑”建设。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不断简化、优化市级科技服务事项流程;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整合全市高企、高新园区、孵化机构、综合体等季度监测数据,构建全市的创新指数体系和创新地图以实现智管科技、智能服务和智慧决策。  
(一)省级试点有突破。组织开展2020年度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评选申报工作,我市嘉兴学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成功入选省级名单。
(三)双创活动多样化。扎实筹备2020年“云上双创周”,全市通过“科技•人才月”、“浙里•嘉YOU”云路演、组建“院士之家”等活动进行预热,通过2020中国浙江“星耀南湖•长三角精英峰会”、第四届“红船杯”嘉兴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等活动将双创周氛围推向高潮。  
(一)继续进行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推荐、组织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申报、开展市级双创示范基地评选等工作,使创业创新的土壤更加肥沃。
(三)努力争取更多的双创类国家专项资金。